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方新闻

昔日贫困村蝶变旅游“明星村”

2020-08-20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陈家湧

黎溪镇恒昌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带动就业

黎溪镇.jpg

经过帮扶单位的帮助,恒昌村如今村容村貌大改观。

  木屋民宿、干净整洁的村道、观田广场……如今的英德市黎溪镇恒昌村,如同一个休闲度假景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环境脏乱差、经济落后的贫困村。恒昌村是英德市78条省定贫困村之一,有精准扶贫户84户、189人,由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清远市代建项目管理局和碧桂园集团联合帮扶。

  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恒昌村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增长农民收益。目前,全村8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49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从2016年的3000余元提高到目前的10.3万元。

  擦亮历史名片发展乡村旅游

  位于英德市黎溪镇西面的恒昌村,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名村,曾走出清代抗倭名将吴光亮。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村庄积贫积弱,环境日益恶劣。

  “以前村里乱搭乱建,牲畜满地走,粪便到处都有,一下雨路上就泥泞不堪,非常臭。”恒昌村松岗围组“老村长”吴祖西说,村里也没什么规模农业产业,留守村民主要靠种些水稻、花生过日子,村庄得不到发展,农村陋习也日渐凸显。

  2017年10月,松岗围村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开展新农村建设,由碧桂园集团帮扶并对整村进行规划设计,在保留村内古老围屋的前提下“三清三拆三整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新农村建设之初,由碧桂园集团帮扶并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设计团队深入了解了吴光亮故居的历史背景及文化,针对恒昌村提出科学系统的改造计划,将恒昌村定位为集教育基地、旅游、民宿于一体的生态村,在保留古建筑的前提下清拆猪舍栏等。

  然而,这涉及村民利益,有部分村民不愿意拆。在召开村民大会时,在村中颇有威望的吴祖西劝道:“先祖在故乡里沉睡了上百年,现在有一个发展机遇,能将先祖的名声重新发扬光大,不抓住机会就没有了!”经过反复劝解,原本持反对意见的村民渐渐同意清拆。

  如今的松岗围村已完成村道、后山观光道路及凉亭、雨污分流工程、生态污水处理池、基础健身设施等建设,并在2018年通过了英德市美丽乡村的验收。

  松岗围村还重新擦亮历史名人吴光亮名片,对吴光亮故居进行修缮。村中现在保留较完好的六座围屋,以吴光亮故居作为主围屋,颇有广州西关大屋的风格。除此之外,恒昌村在村中的光亮小学建设纪念馆,展示吴光亮的生平事迹,并仿作相关物品,尽最大力度还原历史。

  村内还建成木屋民宿、农家乐、观田广场等乡村游设施,民宿房间陈列整齐有格调,硬件设施完善,美丽的庭院里鸟语花香,设有菜园,可供游客体验田园生活,修身养性。据悉,民宿的部分收益将用于村中的公益事业,如聘请保洁员,每天打扫保持村中卫生。“现在的村容村貌比以前好太多,而且经常有游客来,村里也有了活力。”吴祖西说。

  供港豆芽成致富菜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我们采用传统工艺,现代化孵化技术及控制设备,以优质豆种及山泉水为原料,培育生产出芽苗类包括绿豆芽、黄豆芽、花生芽、豌豆苗、黑豆苗等优质农产品。”黎溪镇恒昌村乡村新闻官罗洪灿正在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豆芽。

  2017年,恒昌村引入了清远市大园围农业有限公司,打造豆芽生产项目。该基地总投资超5000万元,占地面积约180亩,主要生产和销售“苗苗豆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供港基地”豆芽生产商。

  该公司负责人阮伟成介绍,家族此前以餐饮生意为主,以小作坊生产豆芽为辅。因为曾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他坚持“必须生产安全健康的豆芽”这一想法,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豆芽生产基地的建设上。

  “我们精选东北生产的优质非转基因豆,从生产到包装全部采用机械化操作。”阮伟成表示,目前基地共有36个生产车间(其中两个泡豆车间),每5天出产一次豆芽,全厂产能可达200吨/天,是广东省内最大的豆芽生产基地。

  恒昌村的豆芽不仅是餐桌食材,也是扶贫豆芽、致富豆芽。李阿姨原本在村里种地,自从豆芽厂开进村子后,她便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我现在和公务员一样的上班时间,每天工作八小时,中午还能休息,月收入3000多元,每个月有四天休假。”李阿姨说,豆芽生产基地项目的落户,让贫困户就近就业,真正实现种地上班两不误。

  据悉,2017年12月,在豆芽生产基地项目筹备之时,黎溪镇统筹了英德财政及帮扶单位广州轻工集团的394万元帮扶资金,以恒昌村和黎洞村名义入股清远大园围农业有限公司,并在2018年5月试产。每年可为村扶贫基金获得约31.56万元收益分红,恒昌和黎洞两村84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约1061元。

  阮伟成告诉记者,目前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有30多人,日后扩大生产规模将需要上百名工人,公司将优先招聘当地的贫困户入厂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