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广东韶关南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 祥
2019-12-25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南粤食安 编辑:浩铭
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
韶关南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 祥
本报讯 关于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看得很重,中央、广东省委看得很重、老百姓看得很重,韶关南雄市市委、市政府也看得很重。这是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实事。食品安全问题怎么抓都不过分,怎么抓老百姓都拍手称快。我们要严格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坚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持之以恒把食品安全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深刻领会,提高站位,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以“以百姓心为心”,首次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6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再次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目前,南雄市正在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思想统一到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现实需要上来,把思想统一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来,把创建的过程转变为提升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的过程,秩序持续好转,服务持续优化,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绝不搞花架子,不搞表面工程。用3年时间实现创建目标,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口。
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准确把握食品安全工作新形势
近年来,南雄市原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最严”,强力推进“四有两责”;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食品安全总体形势持续稳中向好,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南雄市2013年荣获了“广东省餐饮服务示范县”荣誉称号;2013年度南雄市食药监局喜获南雄市绩效考评经济社会建设类单位一等奖。近年来,南雄市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但我们也必须要清醒看到,当前食品安全仍处于问题“多发期”和“薄弱期”,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不满意的地方还不少。其问题主要表现在:食品中存在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向食物迁移、食用农产品收购储存过程中霉变、非法添加和制假售假的风险;幼儿园、学校、养老院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老年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依旧敏感;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源头风险隐患较多、监管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基层监管执法能力薄弱、检验检测能力不强、社会共治格局不健全等依然突出。
瞄准问题,攻坚克难,全力保障全市人民食品安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市市监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代食品安全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抓手,打基础、转观念、重防控、严整治、促共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源发性、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或事件的底线,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再立新功。
一是积极创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监管体制。落实监管机构和人员编制,确保职能顺利承接。全力落实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基层所人员队伍、执法装备、办公业务用房达到标准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据食品法律法规制度修订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本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动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依法高效开展食品许可(备案)工作。强化政务中心服务窗口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建设,确保“应放则放,该管必管,宜优尽优”,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便民审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只跑一次”“一网通办”,促进多网融合、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建立“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执法水平。
二是严格专项整治,提高监管效能。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紧盯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假劣食品问题,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消费欺诈问题,非法添加、滥添加问题,校园、养老院食品安全,老年人保健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坚决打赢专项整治攻坚战。全面开展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学校校园及周边、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及周边的小副食店和小餐饮店等“三小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推进“一桌餐”“私房菜”专项整治工作,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护源”行动,强化农村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食品安全保障基础。坚持巩固、拓面、提质、增效,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护苗”“护老”行动,形成校园食品安全和养老院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新常态。全力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面提高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抗风险能力。聚焦稽查办案,对接“两法衔接”平台,推进完善市本级检察、公安联络室工作,加强法院审判结果运用,坚持处罚到人。建立案源线索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典型案件曝光综合管理平台,构建严查严打“天罗地网”,以“最严厉的处罚”确保全市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三是实施精准监管,转变监管方式。树立精准思维,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监管底数要明。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实现韶关市、南雄市两级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的数据对接、信息共享,推动监管信息开放和运用,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数据共享交流安全审查机制,加强食品行政许可、抽检监测、审核查验、稽查执法等数据应用,为实施精准监管提供有力支撑。风险管理要准。建立健全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市镇基层把主要时间精力放在风险预防、风险排查、风险管控上,真正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全面开展风险点源排查,实行风险隐患台账管理,监督生产者落实质量安全控制责任。科学制定抽检监测计划,加大食品药品抽检力度,提高抽检的靶向性和命中率。严格处置问题产品,对不合格产品,既要控制风险,又要严查责任人,严格检验机构监督管理,确保检验数据真实、准确、可溯源。日常检查要严。按照监管“全覆盖”、检查“双随机”要求,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问题易发多发区域、监管薄弱环节、重点风险隐患源头,开展地毯式检查。对检查抽检发现的问题产品,及时采取下架、封存、召回、销毁等措施,实施精准管控。
四是抓好群防群治,构建共治格局。打好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全民战”“持久战”,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完善责任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对生产经营的产品质量安全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倒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强化食安委及食安办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查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推动落实党政同责的意见,强化督查力度,督促落实“四有两责”。建立健全追责问责制度机制,严惩失职渎职行为。加强食品安全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食品安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拓展示范创建。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开展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加强网络订餐规范监管,做到“线上”“线下”餐食同标同质;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园区第二期等创建活动;推动“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力争于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强化宣传应急管理。强化与主流媒体合作,创建好市、镇、村(社区)三级宣传专栏,制作好全市食品安全宣传播报,举办“12331”投诉举报日、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四进”等主题宣传活动,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双随机,一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抽检监测等政务信息公开,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投诉举报作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置热点问题和舆情事件。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实战化常态化“应急演练”,提升事故或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危害。
相关文章
- [ 2025-06-23 ]
- [ 2023-07-07 ]
- [ 2022-03-03 ]
- [ 2022-03-03 ]
- [ 2022-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