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要闻

【聚焦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为餐饮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2-03-07 { 文章来源:餐饮O2O 编辑:景雪

2022年3月4日至3月5日,全国“两会时间”正式开启。

餐饮业是活跃经济、繁荣市场、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行业,一直都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

度过了2年疫情冲击的餐饮业,复苏之路仍有不少挑战。那么,今年的两会上都有那些与餐饮相关的提案和建议呢?根据目前已发布的公开资料整理出如下部分提案:

01

全国政协委员严琦:

建议支持传统餐饮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一名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餐饮商会会长、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今年围绕稳定餐饮行业发展、冷链食品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餐饮行业迭代升级、餐饮企业走出去等内容,提出了13份提案。

“我认为餐饮业发展正在走向精细化、差异化、智能化、协同化、开放化的轨道。”严琦表示,疫情对未来餐饮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变革效应。公共卫生监管、市场监管、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的调整和变革,都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传统餐饮业转型迫在眉睫。

为此,严琦提出要支持传统餐饮企业迭代升级,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谋求迭代升级日渐成为传统餐饮企业的重要功课。

“传统餐饮升级较慢,直接导致了餐饮细分业态培育还不充分,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多元消费需求还难以得到满足。”严琦表示,数字化正成为餐饮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当前大部分餐饮领域数字化服务渗透率仍相对较低,传统餐饮转型升级较慢,也进一步影响到行业细分业态的培育。

“要丰富传统餐饮企业升级场景,各地要率先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学校,以及机场、车站、公园等地建立餐饮智能应用化场景,全国各省中心城市要率先建立一批‘无人餐厅’‘智慧餐厅’。”严琦建议,对于传统餐饮街区升级改造,各地也要出台扶持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参与。

严琦还建议支持餐饮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餐饮龙头企业向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领域延展,积极发展预订平台、中央厨房、餐饮配送、食品安全、餐饮智慧终端、餐饮机器人等支持传统产业升级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

对于餐饮行业的未来发展,严琦还建议国家设立专门餐饮发展基金,扶持餐饮业发展,对重点监测的龙头餐饮企业、品牌餐饮企业加强扶持力度,给予部分所得税返还。将装修、房租、水电、菜品研发创新、企业人才培养(中国烹饪大师、名师)等项目纳入餐饮业增值税可抵扣项目。

“还要积极培育地方餐饮特色品牌以及餐饮业领军人才。”严琦表示,各地要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有机餐饮、快餐团餐、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按需定制培养人才,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上升通道。

02

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

连锁餐饮应重构商业模式,呼吁减租政策

1、连锁餐饮应重新调整商业模式

对于连锁餐饮企业如何应对疫情挑战、扛过寒冬,洪明基指出,关键仍在于企业及时应对消费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经营模式。

“我觉得业界现在最大的挑战在于,一是消费习惯的改变,大部分的连锁行业,包括餐饮行业在内对互联网模式还不够熟练,不适应当下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链路,渠道分散,因此在销售上面临巨大冲击;

第二个挑战是外界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原材料成本上涨,销售降低加上成本上涨导致很多企业都面临特别大的困难”,洪明基向南都记者指出,“就算没有疫情,企业还是要面临同样的问题,应该重新调整商业模式,构建新的盈利模型。”

在洪明基看来,提高餐饮业效率的唯一出路就是数字化、科技化。“想要多渠道甚至全渠道发展,没有数字化就做不了整个架构,这恰恰也是零售行业和餐饮行业的困境”,洪明基建议。

无论是夫妻店还是连锁餐饮企业都需要全域发展,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拉新和转化,积极布局顾客满意体系和会员体系。

2、呼吁减免房租、降低用电成本

在《关于连锁经营企业疫情期间减免房租的建议》的建议中,洪明基指出,近两年,以连锁经营模式发展的零售、餐饮和生活服务业企业,在保供应,稳就业,促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遭遇了二十年多来最艰难的时期。

连锁经营企业具有跨区域门店网点多、就业人员密集、经济规模效应大的特点。经济下行与刚性成本上涨加剧了企业经营困难,连锁企业呼吁房租减免多举措政策应随疫情常态化、固定化。

对此他建议,一方面延长疫情期间租金减免会计处理的规定,“受疫情影响企业与业主方洽谈租金减免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成为常态措施,建议财政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将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此外洪明基建议,专项出台房租减免指导性文件,包括:承租国有企业经营用房的,除受疫情期间被要求停止堂食营业期间的房屋租金;对疫情影响较大区域内房产减免租金。

疫情期间物业费减半;此外针对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出台房产税减免或者增值税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助力餐饮企业回血等。

在《关于阶段性降低连锁经营企业用电成本的建议》中,洪明基指出,连锁零售行业作为保供应、稳民生企业,疫情常态化及电商的不断冲击造成利润急剧下降,现经营成本刚性突增,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营负担。

目前,原2020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政策已到期,且该政策补贴力度小于2022年电改后企业用电成本上升幅度。

对此洪明基建议,考虑在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实行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政策;考虑到目前电价水平的增长态势,阶段性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支持的力度;

加快现有电力销售机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电力销售市场,降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准入门槛,缩短电力销售链条,统一并简化各地“直购电”申请审批程序,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从“发电”到“用电”的直接交易。

03

全国政协委员王宜: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一直关注中华传统文化、食养、品学教育等专题。

为激发中华饮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为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王宜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的建议案。

王宜委员建议:一是开展“国际中餐日”活动;二是组织现有外宣资源形成合力;三是设立专项基金,助力海外中餐发展。

1、王宜委员:饮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

民以食为天,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全球食物相互连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一个餐桌上可以品尝又领略到全球各地的食物风土人情。

在食的面前,人类的命运愈发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饮食文化越来越成为世人的交流名片,是各国互相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软推手。

“食”超越时空、超越国度,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中华美食是体现中国特色及文化的代表性媒介,是中国宝贵的资产,也是世界共同的“语言”。

很多外国朋友对中国的深刻印象是从享受中国美食开始,不少外国人因中国美食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结缘。

中华五千年的饮食文化,以食为生、以食为养、以食疗疾、以食调神、适时调摄,积极传播健康、文化、技艺深化文化传播交流,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形象的生动载体。

中国美食可以通过与国外美食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不断吸收借鉴、取长补短,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可以为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出更大努力。

2、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国际性社会团体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是推动中餐业国际发展的社会团体,长期以来坚持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提升中餐国际地位,扩大中餐世界影响,推动中餐创新发展,加强各国家和地区餐饮业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参与和培育了一些品牌活动,如配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 “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主办的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国际中餐发展论坛等等。

开展“国际中餐日”有利于凝心聚力、提振人心,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有利于激励海内外中餐从业者奋发图强,促进中餐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正在制定专项计划,开展此活动,一是以国内为主、国际为辅,国际上从中餐传播较早、发展基础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逐年扩大参与国家和地区。二是举办中餐烹饪比赛、中餐文化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餐非遗美食展演、商贸展会、美食品鉴等活动。

3、《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主编、红河学院校长于干千教授:中华饮食文化的国际性传播,需要凝心聚力与全社会联动。

中餐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融合,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特征。这些特征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方式,特别是要通过媒体传播好。

近年来,特别是疫情之前,一些国内大型中餐连锁企业开始走到海外,充分发挥了菜品研发、餐饮管理、技术人才与资金优势,开设品牌中餐馆,争当民间交流的新使者。

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遇到过一些难题。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是政府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二是发挥国际性中餐业组织和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作用。三是走出去的企业要认真研究海外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饮食风俗、商务环境等等。